
再現“神回復” 折射加強政府網站建設迫在眉睫
居民反映糧油加工廠收陳稻進行加工,且環境臟亂,擔心“眼看天氣要熱了,這陳稻和油會不會吃出問題來”,并“強烈建議工商、質監部門關注一下”。政府部門卻“百度一下”傳授市民如何區分新稻陳稻。最近出現在安徽馬鞍山政府網站論壇的一則雷人回復,引起了議論。 人民群眾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向政府部門求助,這是“十萬火急”的“大事”,政府部門理應有所作為,為群眾解決困難,而非敷衍搪塞。網民向政府部門反映的問題,肯定是“百度”力所不逮的,如果政府網站還拿“百度”去抵擋,顯然是推卸責任,故意裝糊涂。政府回應“神回復” 成擺設,如此敷衍而逃避的政府網站論壇回復不得不再次讓社會疑慮所謂的網絡問政平臺是否能夠真正搭建起了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橋梁,是否真正起到了普通民眾問政的作用。 新華網曾報道,有網友在四川日報網發帖反映拖欠工程款問題,遂寧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回復稱:“事情已經處理了,請示領導后,決定不作任何回復。”此回復一出,立即引來不少網友圍觀、調侃,有的稱該回復為“神回復”、“;貜”。 一些政府部門長久以來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來與百姓交流,所謂的“服務型政府、陽光政府”的工作理念變成了空口號。如果網絡問政一直這樣運行下去,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無人問津,失去人氣。網絡問政“神回復” 責任心在哪里?政府不要認為這次事件是網友小題大做,揪住不放,應該虛心接納網友的批評并改進,歡迎網友關注和監督,才能推進政府工作。 網絡問政平臺之所以產生,一方面是源于快速發展、日漸成熟的網絡技術,另一方面便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網絡這一廣泛而無限制的途徑,民眾可以自由而真實地對政府進行問詢,可以直接向政府反映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更好地要求政務公開從而履行自身的監督權利。但是,倘若政府部門仍然以如何敷衍搪塞的態度來對待網絡問政,對待民眾的話,民眾不僅僅會對網絡問政平臺失去信心,更會對政府失去信心。 政務網站只有敞開大門,及時有效地向老百姓傳遞他們真正關心的各項信息,才能更好地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更好地幫助政府科學施政、民主決策。因此,加強政府網站建設,杜絕“神回復”。只有每一位官網管理者都用心服務,用行動回復,網絡問政平臺才能凝聚人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容得下尖銳批評,要敢于講真話。就是要求干部們轉變作風,根除毛病,和人民群眾講真話、講實話,用真扎實干取信于民。“神回復”再現,折射加強政府網站建設迫在眉睫。 來源:資陽網 |